阅读量 : 22次
2021年7月 云南保山 南岛河咖啡场
极目植保无人机在进行绿色飞控
保山,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东与大理白族自治州、临沧市接壤,北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相连,西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毗邻,西北、正南同缅甸交界,国境线长170公里,总面积约1.96万平方公里 ,其中山区、半山区面积约占92%。
农业是这里的第一产业,保山全市咖啡种植面积13.64万亩、产量2.03万吨、综合产值10.5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34亿元、加工产值6.43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76亿元。而被专家评价为“浓而不苦,香而不烈,香味醇和;含油丰富,果酸浓厚,回甘持久乃咖啡上品”的保山小粒咖啡还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从速溶咖啡到精品咖啡之路
保山市已经有近60年的咖啡种植历史,当地小粒咖啡种植区域大部分在海拔800—1200米地区,少部分已种植在1400米左右地区。原料种植基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年均温21.3℃,年日照时数2334.5小时,年降雨量721.51—100毫米,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7800℃,全年基本无霜。良好的日照和温度非常适宜小粒咖啡生长。
在云南,咖啡豆按品质从高到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精品豆、高级商业豆、商业豆。其中只有精品豆拥有议价权,其他两类的价格随着国际期货波动。一公斤精品豆大约能卖到40元—70元。
能卖出高价的精品豆,不仅品种要优质,种植的精细化和后期晾晒加工工艺都至关重要。精细化的处理可以大大的提升咖啡的风味。然而,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与断代,山林崎岖难耕,让种植过程只能粗放进行,人力的短缺也制约着高价值加工过程的规模化发展。
据了解,云南咖啡收购价曾跌破十二元一斤,而同期一斤咖啡的生产成本约为15元。
“种得越多,亏得越多”这是当时很多种植者的心声。
△粗放加工
国货正当潮
智慧农业的发展让问题有了解决方案。目前,保山部分先进的种植大户开始尝试引进智能无人机进行种植过程的绿色飞控。
极目无人机主打山地丘陵作业,其配备的双目视觉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离线飞行模式让山区飞行不再是难事。
极目无人机的弥雾喷头能将营养液均匀打到叶片背面、深入厚冠层树干底部。同样的地块,人工三人四天使用打药机可以作业200亩,而使用一台无人机一天就能飞防200多亩。
使用先进的植保工具,不仅节省了人力,更能省水省药省钱。用水用药的减少也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避免了冲击带来的水土流失和药物飘散对土地的污染等环境问题。
当种植过程转向机械化、精细化,咖农可以专注于附加值更高的咖啡豆加工过程,专注提升咖啡豆的口感和风味。目前,中外的精品咖啡厂牌也都注意到了保山咖啡,越来越多的精品咖啡在保山进行咖啡直采,并与咖农一起升级咖啡豆处理工艺,保山咖啡正成为咖啡爱好者心中的潮流国货,代表着中国世界级的咖啡品质。科学绿色的植保方案和智能工具结合 ,解决劳动力短缺和作物科学的矛盾,极大促进农业生产力,为国货农产品新消费品牌助力!
上一篇: